在 TikTok Shop 东南亚运营中,品牌商品是流量和转化的核心抓手,但很多商家因不懂发布规则,明明有品牌授权,却因 “图片遮挡品牌”“标题不含品牌名”“描述提及竞品” 等细节违规,导致商品下架、店铺限流。品牌商品发布的核心是 “合规展示品牌信息 + 本地化适配”,既要符合平台规则,又要贴合东南亚用户的购物习惯。结合官方指南与实操案例,本文拆解品牌商品发布的全流程合规要点,帮你避开 90% 的违规雷区。
很多商家栽在 “品牌与非品牌界限模糊”,先明确核心区别,避免从源头违规:
- 信息公开透明:标题、图片、描述、SKU 等所有发布属性,需一致提及品牌名称,不得隐藏或隐瞒;
- 授权先行:带绿色授权标签的品牌才可发布,未授权品牌(灰色状态)需先完成品牌授权申请;
- 禁止 “蹭流量”:不得在任何位置提及未授权品牌(如卖 A 品牌美妆,标题写 “媲美 B 品牌”),否则构成商标侵权。
- 明确标注 “无品牌”:品牌字段需选择 “无品牌”,标题、描述中不得出现任何品牌名称(兼容商品除外,如 “适配 XX 品牌手机壳”);
- 避免误导设计:商品图片、包装不得模仿知名品牌风格,不得使用易混淆的 logo 或名称,防止买家误解。
图片是买家识别品牌的第一入口,违规率最高,需重点把控:
- 必含要素:至少 1 张图片清晰展示品牌 logo(如美妆瓶身 logo、3C 产品铭牌),无遮挡、无模糊;
- 禁忌行为:不得用贴纸、马赛克、涂抹等方式隐藏品牌,不得使用侵权素材(无授权的品牌宣传图);
- 包装更新处理:新包装上架时,需同时上传 “旧包装图 + 新包装图”,标注 “新包装升级”,不得暗示旧包装为假货;
- 本地化示例:印尼销售清真认证品牌美妆,需在图片中清晰展示 HALAL 认证标识,与品牌 logo 一同呈现,增强本地用户信任。
标题直接影响搜索排名和转化,需遵循 “品牌前置 + 信息完整” 原则:
- 类目选择:需按产品实际属性选择对应类目,二手 / 翻新商品必须选择专属类目(参考《翻新 / 二手商品发布规则》),不得混入全新商品类目;
- 品牌字段操作:
- 已授权品牌:选择带绿色 “授权” 标签的对应品牌,确保与授权证书上的品牌名完全一致(含大小写、特殊符号);
- 未授权品牌:灰色状态的品牌不可直接发布,需先完成品牌授权申请;
- 非品牌商品:直接选择 “无品牌”,不得随意选择其他品牌填充。
描述需兼顾实用性与合规性,避免画蛇添足:
- 必含内容:补充产品规格(材质、尺寸、保质期)、品牌相关信息(如 “清真认证”“官方授权销售”),增强买家信任;
- 图片要求:描述中插入的图片同样不得遮挡品牌信息,需与主图一致;
- 禁忌行为:不得提及未授权品牌、不得虚假宣传(如 “根治”“100% 有效”)、不得暗示其他品牌为假货。
- 主图:立即替换为新包装实拍图,确保展示真实收到的商品;
- 标题:可添加 “新包装”“标签升级” 等简短字样(如 “X 品牌 护手霜 新包装 保湿不油腻”);
- 描述:说明包装变化(如 “包装图案更新,产品成分不变”),新增防伪功能(如二维码验证)可重点提及,避免买家误以为是假货。
- 语言适配:描述中可用 “本地语言 + 英语” 标注品牌核心信息(如泰国用 “สินค้าแบรนด์ X สมคิดสำหรับฤดูร้อน”);
- 文化适配:印尼、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友好品牌,需在描述中明确标注 “HALAL 认证”“无酒精”,避免与宗教习俗冲突;
- 合规适配:3C 品牌需标注本地电压适配(如 “泰国 220V”“新加坡 230V”),食品品牌补充 FDA 认证编号。
- 违规处罚梯度:首次违规→商品下架 + 警告;重复违规→店铺限流 + 取消大促资格;严重违规(如侵权、虚假宣传)→账号封禁 + 资金扣留;
- 申诉技巧:若因信息误填导致违规,可在商家中心提交申诉,附 “品牌授权证书 + 商品实拍图 + 正确发布信息”,说明违规原因及整改措施,审核通过后可恢复商品上架。
- 图片制作:Canva(含东南亚本地化模板,可快速制作品牌展示图、包装对比图);
- 语言翻译:DeepL(精准翻译本地语言,确保标题 / 描述无歧义);
- 合规检查:TikTok Shop 商家中心 “规则中心”(实时查询品牌发布最新规则);
- 图片审核:团队内部交叉检查,确保无品牌遮挡、素材合规。
品牌商品发布的核心是 “真实展示品牌 + 合规适配规则”,对东南亚商家而言,还要兼顾本地用户的认知习惯(如清真认证、电压标注)。只要按 “图片清晰露品牌、标题公式化、描述合规化、本地化适配” 的逻辑操作,就能既避免违规,又提升商品转化。